七境堂郑才柏说今年被问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直播赚钱吗?”
有人说:日进斗金。
有人说:血本无归。
对此,他有以下见解。
新媒体时代下,直播早已贯穿人们的互联网使用习惯中。特别是对于传统文化类内容而言,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宛如传统文化传播传承的新的沃土。
作为行业关联商家、拥有一技之长的个人、线下卖货的企业,如何在传统行业另辟蹊径?毫无疑问,答案一定是直播,更准确一点,一定是直播变现!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直播赚钱吗?”这个结论显而易见—赚钱!
七境堂: 那直播卖什么最容易赚钱?
1、满足容易消费的消费人群,你的产品要明确。
2、投入少、风险小。
比如:直播卖字。
给用户写名字、写喜欢的文字,一张纸、一根毛笔,足矣。有团队的可以包装一下,就卖的稍微贵点。有人不理解为什么一个陌生人写的字也有人去买。
其实不难理解,类似有寓意的红绳、毛笔字、画作基本上都属于消费品,消费品和必需品的区别就是,前者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后者满足用户的生活需求。我们见过的形形色色的人群中,80%脖子上、手腕上都会带着什么,既是独特性的展示又是精神的寄托。
对于毛笔字也是一样的,我们家里、学校、酒店、老板办公室等公众场合,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挂画或者毛笔字作品。尤其是许多老板的办公室里,多数都会有一副字,代表事业或者前途的光明愿景。
所以大众对于文字、具有象征意义挂饰的消费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近一两年,这种消费品的购买人群逐渐低龄化。
七境堂:大家为什么对于这类产品如此青睐?
郑才柏说消费的前提源于需求,除了装饰性,产品营销的最大特点在于情绪性。
不管是文字还是画作,都是一种符号,它是有意义的,时刻在传递着某种信息。比如创业的时候,它传递着发财、顺利、爆单。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现有的文化冲击还是比较大的,平台的娱乐性让很多拥有优秀传统技术的人、企业、产业、商家趋之若鹜,这其中也不乏对平台陌生的恐惧心理、对新事物的排异心理。
七境堂: 如何把需求品卖出去?
郑才柏认为在明确用户有需求的情况下,基本上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1、关于你的产品
售卖字框、画框,除了中规中矩的用自己的能力吸引一些真正的书法爱好者,其次更要侧重有意境,有设计感的产品。
建议提前找10-20个行业对标账号进行分类归纳,研究。
2、关于产品的内容
一个产品的字、词、数,这就等于是产品的SPU。你可供选择的产品类型越多,命中用户消费的概率就越高。
另外,你的产品也要分为促销款、爆款等,比如发财、奋斗、搞钱这种就等于是爆款字。可以借助小红书、淘宝一些店做对标词汇的筛选。
3、关于产品的档位
消费者使用的场景不同的,有的是摆在桌上的,有的是挂在墙上的,所以对于尺寸的大小可以设计多个。加上一些套餐,大的就送小的,买二就送一,总归绑定式的消费不会有错。
4、直播卖货
每一个字的产品都可以成为一个拍摄的视频,但还是要结合直播来进行销售。因为纯粹的展示字,在销售层面是无意义的,所以需要直播进行引导销售。
不管是书法作品、古玩、手工作品、画作等等,在这里我们引用字来举例说明,所有的传统行业产品都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形成线上线下的广泛认同。文中小众而垂直的书画行业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传统文化从业者的开放更能推动行业主流趋势的发展,也不失为一种专业性的力量,更不失为一种售卖产品的新渠道。此类消费品拥有着复购率低但受众广、退货率低、需求持续的真实消费需求。
因此,郑才柏认为对于大多数商家而言,借助新媒体平台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传播,拓宽自身产品推广渠道是当下之紧。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