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热线,欢迎您!
您现在位置:内蒙古热线 >> 资讯 >> 正文

智能助理,手机上的新玩具

2020-07-06 04:27:51    来源:    阅读:-

当妈妈们醉心于分享养身文章,当大舅开始在陌陌上出现,当大爷们都能熟练地下载安装各种应用,智能手机确实算在中国普及开来了。

我们熟练地在应用的切换里找到自己的需要,这种无意识却又习以为常的操作模式,其实早在9年前App Store正式发布就确定了下来,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被称为「应用孤岛」的现象。

用一句话来描述「应用孤岛」就是,“随着应用分类越来越清晰,互联网的信息和服务也逐渐被应用区隔开来”。举个例子,想要看某人的朋友圈,你要先安装微信,“安装”这个动作就像是拿钥匙开门,开门后才能接触到这个应用岛上的各种内容。

智能助理,手机上的新玩具

这种框架经过多年发展,已然十分成熟,移动互联网你能想到的大小公司,都在这种模式下琢磨着自己的生财之道。但随着近几年人工智能概念的火热,一些朦朦胧胧的新想法开始在系统设计者的心中发芽:

系统本身有没有可能削弱应用的屏障,把用户‘最需要’的内容以更快的方式呈现,有没有可能带来一些更智能更便捷的操作体验?

不妨设想一个极端场景:当你抬起手机的一瞬间,手机就自动启动你准备使用的功能,扫一扫付款也好,刷刷微博听听歌也好,在你主动选择之前,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这种想法,现在看来仍然可以说是非常大胆,并且显得有些稚嫩。

一是受限于技术水平,手机能否真正精准计算出用户当下的需要还得打一个问号;

二是用户最常见的应用场景其实也屈指可数,如果没有足够的洞察力很有可能做出一些华而不实的功能。

即便如此,系统设计者们还是一前一后开始了探索工作,毕竟没有人能保证“下载、安装、启动、使用”这一套流程已经臻至完美并且能永远持续下去,微信小程序就是一个大型平台对现有模式发起的挑战。当然除了微信,从结构上更适合做这些工作的,是手机系统本身。

智能助理的前因和现状

我们能看到的第一个成果,是一个包含资讯和功能的集合体。在iOS中它叫通知中心,在MIUI中叫智能助理(MIUI 9更名为信息助手),在EMUI中被称为“负一屏”。

“负一屏”也好、“智能助理”也好,它应该做哪些、能做哪些,都还在模糊的定义阶段。本文涉及到的,只是对不同系统进行一个不客观不中立不负责任的点评,最后再对它的未来进行一些胡扯。各位听听就好。

智能助理,手机上的新玩具

智能助理,手机上的新玩具

要说这“负一屏”,其实都算跟着iOS 10重新调整小组件后出来的东西,iOS 10给小组件在通知栏和锁屏配备了独立的页面,让小组件彻底变为Android桌面小部件的视觉统一版。

这些工具可能用于显示天气、资讯,可能前置出一些应用内的操作。但归根结底,它们只是无差别地把应用的内容前置到一个统一的界面。使用者难免产生疑惑,如果要看资讯为什么不在应用内看更多的资讯,如果工具带来的便利微弱,又为什么要改变之前的习惯来依赖这个小部件页。

无论是谷歌还是苹果,都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回答。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给予的反馈也比较消极,大部分用户日常使用并不会进入这个工具箱一样的页面,相比之下,小米在MIUI 8.2中进行了一些有趣的尝试。

智能助理,手机上的新玩具

MIUI 8.2推出的智能助理,从形式上其实跟iOS小组件相差并不大,同样是卡片流,卡片内同样是资讯和服务的呈现。但一条有意思的规则,就把这些卡片和传统的小组件区分开来。这条规则是:“部分卡片基于用户的场景自动出现、自动消失”。

当这条规则被设立下来,智能助理开始有了一定的“智能成分”,它不是一个什么都有一点反而什么也都不突出的工具箱,而成了一个帮你筛选资讯剔除不必要服务的“助理”。

基于这样的设定,MIUI规划了诸如电影、航班等在内的比较容易区分时效性的卡片类型,比如在电影开映前给出取票号或二维码,在航班起飞前前置出详细的票务信息。

当然,这样做从产品定义上的缺陷也十分明显:

  • 对于用户来说,它像是一个黑盒子。用户并不能非常明确的知道当下智能助理里会出现什么,是否能给自己带来便利。这样的情况下,用户很难养成使用智能助理的习惯。

  • 这是一个只能输出,不会响应输入的“助理”。它的内容会自动调整,但完全遵照自己的规则。你不能像对着一个真人助理一样跟它说:“先把电影票给我看看”,或者说:“刚刚被你去掉的信息我现在还想再检查一下”。

  • 更重要的是,当前能被准确定义的“高频场景”太少了。如果只根据场景来生成内容,智能助理大部分时候处于一个瘫痪状态,什么也不显示;如果为了内容的丰富而增加太多常驻工具类型,又会发现用户时常只是想看个天气回个微信,智能助理的命中率又太低。

归根结底,用户和智能助理之间存在“信任危机”——智能助理因为能力缺失而无法得到用户的信任。这是在定义阶段,追求「智能」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那么MIUI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MIUI的选择是,“好吧,那我就不要那么智能了”。

在最新的MIUI 9中,「智能助理」更名为「信息助手」,去掉了卡片自动出现/消失的规则,用户可以自定义所有卡片的排序,所有卡片也不会消失,只是内部的内容会发生变化。

这是一种妥协,妥协带来的是一个更像iOS小组件页的产品,它不会出差错,但是离颠覆,似乎又远了一些。

智能助理,手机上的新玩具

MIUI的智能助理可以说是一个探索中的产品,但EMIUI的“负一屏”,现在来看,就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产品,一个不考虑用户需要完全为导流而生的产品。

首先是混乱的资讯流,虽然图多字多,但不涉及个性化推送,现有的内容比较随意(一会荒野猎人,一会熊出没,再来一个李荣浩,黑人问号脸???)。

其次功能也只是零散的拼凑,生活服务卡片中的美食、电影、打车等功能,有的是跳转别家公司的H5,有的跳转自家的O2O,体验可以说是让人一脸懵逼。

无怪乎百度搜索“华为 负一屏”,出现的第一条就是“手把手教你关闭负一屏”。

这里举出一个反例给大家看看一个糟糕的“智能助理”是什么样的,此外一加的负一屏也是走iOS/Android Widget融合的策略,就不展开了。

手机该怎么成为你的智能助理?

话说回来,批判总是容易的,建设总是困难的。

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也一直在读王俊煜前辈写的《我们关闭了几个产品,这是复盘》,里边提到了「豌豆荚Smart锁屏」:

从 2012 年开始,我就相信智能手机的主界面会继续创新,应用之间的内容会打通,我也相信这是豌豆荚的突破点。锁屏项目的目标设定为「让用户更方便的触及到手机上的各种功能」。但如果我们更努力一些,更早意识到通用的智能助手产品太难,也许可以像 Alexa 一样,pivot 到在一些垂直场景中寻找价值。还是我们不够努力。

......

其次,是产品定位本身的问题。上线后发现,大部分用户——哪怕是生活在一线城市的白领——日常生活用不到那么多的效率功能。我们花了许多精力设计的场景,大部分的使用率都不到 1%。如果我们用更精益创业的方法更早上线,而不是用慢条斯理的方式来研发,会更早意识到这个问题。我想,这也是 Google Now 等等推进遇阻的一个原因,恐怕用户使用最多的还是看天气,「智能」在这件事情上并不是那么「有用」。

在最后,他提到:

我仍然相信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会发生大的交互创新,这也还是轻芒愿景的一部分。但我最初也确实低估了这件事情的难度。现在,我不认为轻芒可以以一己之力来推进这件事情;在几年内,轻芒都会继续和手机厂商合作,来逐步推进我对未来手机交互模式的构想。

这也是我自己秉持的观点:成为“智能助理”是智能手机必然的发展方向,但是这个渐进式的过程可能要花上数年的时间,要达到现在「震惊」程度的智能,可能会更长一点。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一个是定义问题,“智能助理”绝对不会只是小组件的排列组合,要脱离现在的局面,会涉及到对手机现有能力的重新划分和融合,以及更广层面的信息收集。

另一个是技术问题,每个手机里必须内置一个“大脑”(就像iOS中已经内置的Apple Brain),实时精准地对手机能获取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

无论如何,系统设计者们都在不断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该来的总会到来。

推荐阅读:上海汽车网

声明:本网转载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