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支教爱心行 非遗传承与创新”暑期社会实践
——通讯员:翟振宏 刘银月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党团教育中心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学校团委的号召,发挥艺术学院专业优势,组织开展了一次以“扶贫支教爱心行,非遗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7月13日,实践团队成员在济南出发,于15日抵达吉林省白城市展开实践交流活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团队成员合照
化腐朽为神奇,盐碱地上的民间工艺
实践团队于7月15日赴吉林省白城市围绕“非遗传承与创新”主题开展实践活动。在白城市博物馆馆长宋明雷的带领下参观白城市博物馆,听取宋馆长讲解当地的诸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参观白城师范学院闯关东年画负责人邹义蒙老师的年画工作室,了解闯关东年画的生产技艺与过程,与邹老师交流闯关东年画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姜淑艳的布贴画传习所与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在墨宝园主任李梅的带领下于张氏布贴画传习所跟随传承人张老师学习制作布贴画。
团队成员与姜氏布贴画传承人合影留念
邹义蒙老师给团队成员讲述闯关东年画的制作过程
团队成员和张氏布贴画传承人学习交流布贴画的制作方法
团队成员与张氏布贴画传承人合影留念
画作类非遗文化不只是简单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民间节庆装饰艺术,更承载着民众的精神寄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队秉承着传承非遗文化的信念,紧密结合艺术学院专业优势,在帮助传承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了我国的非遗文化,增强了助力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实践团队与当地达成长期合作共识,建立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这不仅可以推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还有利于促进非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队秉承着传承文化,热爱艺术的目的,通过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让广大青年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大学生先锋模范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队员们克服困难,全力投身于实践活动中,也向人们展示了现代大学生拒绝安逸、挑战自我的态度。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
您看到此文《山东建筑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吉林学习与传承非遗文化》感受(已有 8 人表态) | ||||||||||||||
![]() ![]() 欠扁 | ![]() ![]() 同意 | ![]() ![]() 很好 | ![]() ![]() 胡扯 | ![]() ![]() 搞笑 | ![]() ![]() 软文 | ![]() ![]() 糊涂 | ![]() ![]() 惊讶 |